据卧立位血压变化情况适当调整降压目标,原则是既降低基础血压,又避免体位性低血压
酌情调整降压目标过度强调降压达标可能增加体位性低血压风险。《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建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降至80岁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降至150mmHg,也不建议继续滴定降压药物剂量。
根据血压负荷调整降压药物如果体位性低血压伴夜间高血压,建议选择相对短效的降压药物,可选用硝酸甘油皮贴(清晨移去)作为晚间用药,一则可以降低夜间血压负荷,有助于降低未来心血管事件危险;二则,即使降压药物诱发夜间低血压,但夜间患者直立位活动少,而药物短效对于次晨直立位血压影响较小,从而减少了跌倒风险。且肾素活性在夜间开始升高,晨起达到高峰。
有研究发现,ACEIARB夜间用药可使夜间高血压从63降至17。噻嗪类利尿剂对盐敏感性夜间高血压有效。因血管扩张剂可激活RASS系统和压力反射,不建议睡前应用血管扩张剂以免加重夜间高血压。但有研究报道,睡眠时使用硝酸甘油贴膜,清晨移去,可有效降低夜间卧位血压,而不影响白昼血压。
预防和治疗体位性低血压非药物措施
祛除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病因若因血容量不足,可适当增加饮水量,快速饮水500Ⅱ11可在5~15分钟后升高血压,但对于夜间高血压者应避免睡前使用缩血管药和增加水分摄入。药物或相关疾病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则仅需予以减量、停用或更换药物,治疗原发疾病。
避免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因素如快速起床、洗热水澡、长时间卧床,增加腹压或胸腔压力的动作如便秘、排尿用力过度或抬重物时憋气等,饱餐和大量饮酒。
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如踮脚、踏步、屈膝、下蹲等,进行阶段性体位变化,建议“慢三拍”即3个30秒,由卧位转为立位时可以先安静30秒再坐起来,坐30秒无头晕、不适再站起来,站起来再30秒后再走,站立时进行腿部交叉,以促进静脉回流增加回心血量。酌情使用弹力长袜及紧身腰带。
卧位时床头抬高10°~20°。能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及刺激自主神经系统。
药物治疗措施如果体位性低血压持续存在且有明显症状,发生跌倒、晕厥或骨折等危险较高,可考虑暂时停用降压药物,并在白天使用短效药物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由于拟交感药物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米多君、盐皮质激素氟氢可的松可能升高卧位血压,应避免下午或长期使用。随着年龄增长,部分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下降趋势,可能成为正常血压,对这部分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可应用盐皮质激素等予以治疗。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