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装备现状及国际发展趋势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要也在迅速增加。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陆地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已接近饱和,油气供不应求,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议题,把开发方向转向海洋、开发新的海洋油气资源已是必然趋势。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区域均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的海底石油资源领储量约占全国石油资源储量的1014,天然气资源量约占全国天然气资源的2534,由此可见,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有着相当可观前景。【关键词】海洋石油工程装备现状国际发展趋势我国第一艘自升式钻井平台“渤海1号”由原船舶工业总公司708研究所完成设计,由大连造船厂于1971年建造完毕,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其总长604米,总宽325米,型深5米,井槽尺寸105xl08米,作业水深30米,最大钻井深度4000米,满载排水量5700吨,吃水33米,采用4根圆柱形桩腿。此后,在“渤海1号”的基础上,又成功设计并建造了“渤海5号”和“渤海7号”两艘自升式钻井平台,平台长76米,宽466米,型深55米,井槽尺寸11x84米,满载排水量6400吨,吃水35米,作业水深也增加到40米。两船也采用的是4根圆柱形桩腿,并均获得DNV和ZC双重船级社的认可,主要的性能都达到了当时国际上同类钻井船的水平。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研制取得了不少成果。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开发并利用了许多形式及各种用途的海洋工程装备,为我国能源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装置的历史,在世界上还算是很年轻的。我国从50年代末期才进行近海石油勘探。物探普查发现我国近海海域的一系列沉积盆地,盆地面积非常大,相应的有非常多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于渤海、南黄海、东海、珠江口、莺歌海、北部湾六个大型含油、气的地质盆地。预测石油资源量为2753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106万亿m3。从我国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管辖南海海域又圈定的38个沉积盆地,海上油气资源可达400亿吨以上的油当量(2004年2月26日《人民日报》)可知我国海底油气资源非常可观。但是现在,我国海上油气作业主要是在潜水域大陆架,海上原油发现率仅为185,天然气发现率仅为92。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海上油气资源有更多的是待于开发的。不得不说,我国仍然缺少必要的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