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上面花费的时间越长,改革的难度就越高”3。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不仅把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来认识,而且为中国下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演进与比较
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总是呈现出不同的组合和特点,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从纵向演进的角度来看,自15世纪末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按照政府与市场的力量对比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政府干预的萌芽阶段(15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从15世纪末开始,西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萌芽和逐步成长,商业资本开始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促进了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而西欧一些国家建立的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也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商业资本的发展与国家支持商业资本政策的实施,导致重商主义(Merca
tilism)的国家干预理论的诞生。因此,作为原始国家干预主义的重商主义,体现出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的一种政府与市场关系,在接近两个世纪的时期内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影响。第二阶段是完全自由市场阶段(17世纪中叶至1929年)。17世纪中叶,古典经济学在吸取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营养后诞生,并提出了“自由放任”的口号,推崇“自然秩序”思想,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认为市场是万能的,不需要国家干预便能运行良好,国家的作用仅仅表现为“守夜人”的角色。在理论上,斯密“看不见的手”和马歇尔的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都充分论证了市场经济在自利的“看不见的手”作用下能够实现经济繁荣和国家福利;在实践中形成了“弱政府强市场”模式,市场的作用被充分释放。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实现了空前的经济繁荣。第三阶段是政府干预确立阶段(1929年至20世纪70年代)。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及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市场万能的观点受到普遍质疑,“市场失灵”使得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开始受到普遍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国家干预的呼声越来越大。学术界也开始为国家干预寻找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作为现代国家干预主义形成的标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