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分析预算管理是企业对未来一定期间经营思想、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的财务数量说明和经济责任约束依据。在企业的实践中我们对于计划和预算的功能也有相当的认识如计划和预算能够将具体的措施与战略规划联系起来将运营计划和目标联系起来能够帮助确认和修订企业的目标值以使业务人员能够接受能够根据计划和预算分配资源建立业务运营主线和财务运营基线等等我们将预算管理的作用归纳具有如下七个方面
1预算与战略管理
企业高层管理者主要的责任之一就是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企业发展目标并且重要的关键点就是选择何种战略去实现目标而选择的基础是战略性的预算。战略预算是一种相对比较“粗”的预算它传达一种信息该战略方案“大概”需要多少资源才可以实现。
年度预算是具体将战略目标、战略规划进行未来财年一年、或者一个季度的分解、细化和数字化的过程。它相对准确的告知管理者未来的某段时间内某个部门需要现金多少、投资多少、需要多少人力、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设备等等。
全面预算能够细化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它是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有利于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的监控执行。
2预算与资源分配
由于企业资源的稀缺性预算管理委员会或者高层管理者必须经过慎重的权衡现有和将来可以调配的资源并决定不同的部门可以使用的资源种类和资源数量的多少批准部门责任人在预算期间固定预算项下或者在一定的项目下对一定资源的支配权有利于责任人应对外部变化的灵活性和权利的下放和授权。
资源分配的原则当然是针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的最优化配置。因此通过预算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数字化和固化下来具有一定的严肃性这是预算的“刚性”一面。
f全面预算体系中有一部分数据会直接衡量下一年度企业财务、实物与人力资源的规模可以用来作为调度与分配资源的重要依据之一。
3预算与风险控制
在企业的诸多风险中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授权风险是主要的风险以预算为中心的控制是控制风险比较刚性的一面。控制一般认为是信息反馈和信息比较后所采取的手段。将有关过去的信息、或者当时两个信息的比较提供给责任控制功能的人然后由这些人加以参考利用形成有效的控制决策。
全面预算是公司管理层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的有效工具通过寻找经营活动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的差距可以迅速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强化内部控制降低了公司日常的经营风险。
全面预算体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