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课堂,促进学生的身心平衡发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二、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1以声势律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较于枯燥无趣的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初中生会更喜欢丰富多彩的课堂。中学时期正是学生发展个性最强烈的时期,声势律动的科学融入让课堂变得有个性,能最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青春舞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播放轻快的音乐、展示飞翔的小鸟、裙摆舞动的小姑娘的图片作为课前导入,让学生有一个好的状态,将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气氛都调动起来,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调节好气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身体随着音乐摆动,心灵随着音乐进入轻快明亮的世界,感受音乐的魅力。教师可以观察学生身体摆动的节奏,适当纠正,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音乐节奏,也可以做示范动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2通过节奏律动来体验和掌握音乐知识及技能
节奏的律动是音乐教学之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在律动过程,每个相关的节奏都有律动效果,从而有利于学生更熟练地掌握和理解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运用自然的节奏和律动,在教学中运用听、说、唱等环节,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结合欣赏手段,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拍手、拍肩、摇晃等,锻炼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如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可以让学生模仿纤夫拉纤的动作,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感受歌曲的情感,感受俄罗斯底层人民在沙俄统治时期艰难的生活。
3通过声势律动来培养学生的听觉
在音乐的学习和欣赏中,学生的听力直接影响着对音乐的学习和感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声势律动来培养学生的听力。而音乐学习的关键是在于对音色、音高、旋律的记忆,因此,学习之前,教师可以以乐谱为基础,让学生熟记乐谱,然后进行浅唱练习,并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身体摆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听力和对音乐的掌握程度。如在《森林之歌》的学习中,在教学前让学生进行预习,在课上唱出来,并随着节奏摆动身体或击掌拍肩,然后由教师对表演的学生进行纠正,让学生对听觉的掌握更上一层楼。
音乐是一种抒发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它以生动活泼的感性形式,表现高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音乐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灵魂,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的理想,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