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张丽燕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和家长对学生成才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由于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独生子女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逆反心理强、厌学情绪重等心理问题的出现,种种迹象表明,教师与学生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身心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任重而道远的。
所谓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沟通、相互接纳的若似亲人的关系。
首先,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学生成长中的正常需要。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者,从对学生的技能知识的培养到对学生心理特征、转型期的困惑等问题的解决都应拥有充足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储备,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人生品质的形成要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其行为特点表现为求知欲强、模仿能力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缺乏稳定性、持久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要,正是教师的教育原动力。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成长过程中正当需要的足够营养,要学会不断为学生搭设实施才能的舞台,为学生更好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代教育重视对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除了要保障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事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作为一名教师,要拥有自己的人格特色,高层次的闪耀着灿烂人性的光彩,要有一位教师独到的“教师的品位”。教师的品位是一泓美丽清澈的师爱清泉,是浓郁的书香和艺术人生的美韵,是恬静的心灵和海纳百川的气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敢于正视自身的弱点与不足,要善于和学生一同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将自己的教学变成一种将教育艺术化的追求历程,如果有一天,自己能够将自己对学生的批评也变成育人的阳光雨露,那么也许这便是一种莫大的成功了吧。
第二、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可行性的、递进的发展目标,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快乐的成长。
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易于学生的自我实现,学生在体检成功的同时会树立强大的自信心,会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去实现更大的奋斗目标。远大的目标固然有伟大的动力。可是,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过分强调学生客观成绩的功利性过强,揠苗助长,其负作用会变得越来越明显,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反而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矛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