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作者:李丽白东清徐海龙乔秀亭周文礼来源:《教师中》2016年第06期
摘要:我国在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同时,带来高校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资源紧缺、教学质量下滑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分析大众化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教学质量;思考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10702收稿日期:20160428基金项目:天津农学院实验示范中心教学改革项目“水产养殖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与探索”(2015SY025);天津市大学生创新项目“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市级教学团队”(201510061003)。作者简介:李丽(1981),女,天津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通讯作者:白东清(1970),女,硕士生导师,副院长,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势必带来高校生源质量的下降、教学资源短缺、教学质量下滑等一系列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在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观由单一型向多样型、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高等教育也正面临着新时期的挑战。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美国加州大学马丁特罗教授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说”,即把高等教育分为“精英教育”“大众教育”以及“普及教育”。精英教育阶段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的情况;大众教育阶段指的是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的情况;毛入学率在50以上属于普及化教育阶段。我国从1999年开始扩招,毛入学率不断增加,2003年达到17,意味着我国开始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教育阶段不仅意味着学生数量的增长,同时还包括一系列质的变化,比如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资源、师资情况及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等问题,尤其教学质量下滑趋势明显,高等教育招生数量和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日渐强烈。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二、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2016年3月10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现在中国有2500多所高校、3000多万学生,我们已经达到40的毛入学率,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正处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这种数量的增长,一方面使得大部分学生能够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