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四、水和空气
⒋比较水的多少
一、教材分析:
教科版三上第四单元“水和空气”,共有7课内容。前4课涉及关于“水”的内容,分别是:1“水”;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3“谁流得更快一些”;4“比较水的多少”,后3课涉及关于“空气”的内容。
关于“水”的内容,教材的安排是希望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认识液体的典型代表物
质“水”的一些基本性质,同时,为和气体的典型代表物质“空气”进行比较学习做好准
备。通过4课关于“水”的内容学习,学生可以从颜色、气味、流动性(黏度)、没有固定形状(表面张力)以及体积等性质上去更全面地了解“水”,并让学生对“水”从已有的感
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所以,关注什么是“水的基本特征”是我们期待学生关注和探究的
问题。
水的多少的比较,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本课不仅要让学生解决这个问
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活动,重新经历人类发明量筒这种测量液体体积工具的过程。
在学生经历量筒的发明过程中,他们对量筒的单位即毫升产生的意义也会有所认识。学
生要自己画刻度尺,自己制订测量单位,然后用自制的量杯去测量。测量结果的不统一就必
然产生如何统一测量单位的问题,毫升就是统一测量单位的结果,这一切都跟量筒发明之初
是极其相似的。
二、教学设计:
(一)科学概念教
1、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2、初步形成量筒的模型,建立毫升的概念。学(二)过程与方法
目标教学
1、亲历“比较水的多少”的科学探究过程。2、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学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比较液体多少的活动产生兴趣,对比较的方法产生探究欲。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意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亲历“比较水的多少”的探究活动,使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
重难
多少。
点教学难点:从非标准单位的测量向标准单位的测量的引导与过渡。
教学教师:瓶子(1、2、3、4号瓶)各1个、烧杯、量筒2个、量杯、课件。准备学生:瓶子(2、4号瓶每组1套)、尺、天平秤、弹簧秤、一次性塑料杯子(若干)、
第1页
f烧杯、量杯、观察记录单等。教学过程
基础设计一、比较水的多少1、比较1号瓶和2号瓶(1)学生观察:哪个瓶子的水多?哪个瓶子的水少?(2)师生交流:瓶子相同,水位高的多。2、比较2号瓶和3号瓶(1)学生观察:哪个瓶子的水多?哪个瓶子的水少?(2)师生交流:水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