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求助者“顺应自然,为所当为”,减少疑病性基调,打破精神交互作用,发挥生的欲望作用,适应社会,适应环境,恢复社会功能。
1、要让求助者理解症状的实质,不要为此担心、焦虑,也不必急于克服,要以正常工作为目的去活动,要让求助者明白,情绪及症状,用意志的力量,无论如何是不能控制的,用药物是治标不治本的,应逐步减量直到完全停用,唯有“听其自然”,以自己的力量像健康人一样生活才是重要的。
2、给予环境适应心理辅导和个性调整支持。根据求助者的实际情况,建议制定近期个人的工作目标和工作的重点和原则,鼓励其多参加集体活动,使生活外向化,逐渐养成顺应个性顺应现实的态度,从自我中心的防卫状态中解脱出来把困于求助者自身的精神力量,改变方向使之朝向外界,使求助者摆脱精神内部冲突。
指导的具体内容,根据森田疗法的原理,反复多次讲解社交恐怖症的发生基础、精神交互作用、顺其自然的治疗原理,目标是使病人对精神自我冲突的发病机理产生“顿悟”,其后以主动的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外社交活动,使其在症状不知不觉消失的过程中恢复自信。要求患者对社交中“胆怯”这一既定事实原原本本地接受下来,明白这是常人均有的正常心理,明白对于症状越是想摆脱则越被其纠缠的道理。并针对其工作岗位和个性心理进行系列辅导,如与人交往羞怯,会给人留下诚实、可靠的好印象;一个人的能力体现,不单纯以一次会议上的表现而取胜,他在工作中的提升就可以证明这一点;自卑感源于自我要求高,强调顺其自然的态度,为所当为的行为是治疗的关键。并要求患者对自己认知行为过程作笔记,以便于随时掌握其心理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指导,疗程初步定为10~12周。
此后我们进行了多次咨询。他有了明显的进步,人际关系质量有明显改善,第二次咨询时,主动开始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如自然主动与同事进行交往,主动与陌生人打交道,会议上心悸,伴脸红、脸部肌肉抖动的情况也逐步减轻,其间由于工作变动和工作压力有反复,但仍愿意坚持下来,11周时痊愈,此后三月、半年回访正常而健康。
咨询师小结
在平常的咨询工作中,有不少人就是因为受到社交恐怖症的折磨,如象刚才在公众场合讲话时的焦虑性发作;有的则表现为手淫、甚至夫妻长期不和,但仔细分析,根源在于人际
2
f交往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通常与其他精神障碍同病,80的社交恐怖患者至少合并一种其他精神障碍,其中45合并广场恐怖,17合并抑郁,19合并酒滥用,根据我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