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国白羽肉鸡本土育种的开始。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文杰回忆,2000年左右我国自主生产的艾维茵肉鸡占到国内市场50以上。受“非典”、品种疾病净化问题等影响,2004年以后形势急转而下,本土育种跌入低谷。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记者,当时引进艾维茵做育种成本很高,各方面环境也不如国外公司,竞争不过人家,也就选择了放弃。2004年以后,本土育种基本消失,至此,我国白羽肉鸡完全退出了上游领地。“到目前为止,大量的祖代鸡还得从国外坐飞机到烟台。”曹积生有感而发。一组来自中国畜牧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5年2015年,我国祖代白羽肉雏鸡引种数从2005年的5229万套猛增至2013年的15416万套,2014年略降至11808万套,到2015年的7202万套,平均年引种100万套左右。风险引种的风险意识早已在白羽肉鸡产业内外漾开,国内的企业家心照不宣。作为国内最大的祖代鸡引种企业,益生公司心里很清楚,在祖代种鸡引种等方面对国外供应商存在依赖,一旦供应商减少或停止输出种鸡雏鸡,公司就不能进口足量的祖代种鸡。
f对于长期引种的风险,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秘书长宫桂芬称,一旦品种封关,种鸡进不来,国内控种的平衡度就会受影响,企业育种接不上,就会对祖代鸡采取强制换羽一次甚至两次,甚至会转移到父母代。“我们需要有自主育种能力,但自主育种不完全是为替代进口,国外先进的东西,我们也要吸收。”
时至今日,中国在世界白羽肉鸡生产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内巨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要求培育白羽肉鸡的自有品种。”文杰认为,无论是基于品种安全,还是从市场多方面考虑,自主育种都很有必要,业内已经形成越来越多的共识。
不过,对于引种的风险,也有企业持乐观的态度,认为世界几大育种公司育种场分布在全球的不同地区,一旦某一种源地无法向中国输出种鸡雏鸡,但因为中国巨大的市场,各大育种公司也会想方设法把种源输送到中国。
中国市场对于世界育种公司的巨大吸引力毋庸置疑,但一组数据的矛盾却体现了对未来市场的不同预期。
经合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发布的《20152024年全球农业展望》数据显示,到2024年,全球禽肉产量增速将达24。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预测报告则认为,未来10年我国禽肉产量年均增速将下降为19,比过去10年降低15个百分点。
“搅局者”2008年,北京一家禽业公司和国外公司终止合作,顿时成为国内蛋鸡行业标志性事件。之后,以该公司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