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所学知识的用处。同时它也是一种人人参与、相互协作的工作方式,将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学生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还有交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逐步树立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并获取大量的职场工作经验。
如图1、2所示:
图1:工作室的“四位一体”关系图
图2:工作室工学结合规律
6、改革与完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横向与纵向结合,多层次、多方位考核评价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建立毕业答辩与现场招聘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除了单元内分阶段组织考核与课程综合考核相结合外,在考核模式上更注重学生在考核内容陈述方面的表现,通过这方面的测试与训练,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如先由学生模拟向商家陈述自己产品的特点及优势,设计营销方案,对
f自己的产品进行全面解释,然后教师和企业代表对其进行总结与点评,最后结合两者给出合理成绩。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在这个考核过程中,考试完全处于公开状态,并允许其他同学参与其中,可以相互对同学的表现提出自己的意见,使考核由被动接受转为积极主动参与,由教师单方考核转为学生集体评价,使考核变得更加透明、全面、科学、合理。
(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本年度,本专业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有4名教师考取陕西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生;3名教师参加了省级及国家级师资培训;5名教师下企业实习;教师6人次参加了茶叶协会、行业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各类学术交流与培训。同时,聘请兼职教师8人。通过一年建设,教师数量基本足够、结构趋向合理、教学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强。1、本专业现有教师12名,并聘请了8名来自企业的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2、具有研究生学历者4名。3、9人次参加了各类专业培训或学术交流。4、1名教师获陕西省中职教学设计大赛《茶叶生产与加工》课程二等奖。(五)课程与教材本年度,本专业继续以建设省级精品课程《茶叶生产与加工》为龙头,加强课程建设,组织编写一批与课程配套的立体化教材。1、加强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更新了电子教案、课件、实训指导用书等教学文件。2、修订了《综合实训》、《茶艺设计》、《茶艺鉴赏》、《茶室设计》、《茶叶鉴定》等课程及实训项目指导书。3、修编《茶文化与艺术》、《茶树栽培》、《茶树病虫害防治》等教材。(六)专业教学资源几年内,本专业计划投入200多万元,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