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学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途径。2、在创业与就业方面我们强调抓学生岗位适应能力、职业道德修养、职业习惯培养、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磨炼,将就业指导教育、职业精神培育、职业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三)人才培养方案
2010年,本专业以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初步建立了职业能力系统化的、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标准;建立了专业与企业共同参与的、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依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f1、在充分进行人才市场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程序,修订了2010级、2011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制订程序严格,科学性和可行性较强。
2、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召开了1次有关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进行2次毕业生问卷调查等,了解专业技术、工艺、管理、服务等发展趋势和用人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并作为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依据。
3、根据“课程结构模块化、能力培养项目化、实训指导个性化”的原则,按实际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或整合模块化课程内容。进一步强化技能实训实习,增加技能训练和项目实践的课时,减少或整合部分基础课程的课时,将茶叶生产与加工、营销、茶艺操作训练课程提前,重新调整部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4、每个职业岗位都设置对应的课程模块,构建科学的、操作性强的专业课程体系,从而为学生根据自身对岗位的认识与定位去规划职业生涯、确定发展方向提供良好的课程体系基础。
5、全面实施基于技能培养的项目教学,将所有关于工作和学习的相关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与互补。建立了初步的教学、产业、创新、科研四位一体,教师、学生、行业、企业的共享平台。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校内实训场所的最大功效,构建从项目、任务、创意、操作到执行“理论实训创新”的课程教学环节,营造完整的职业情境。在实训中按照工作的准则和生产的标准要求学生,一方面利用教师在市场上接受的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入校即入行,上课即上班,视上课铃为上班铃的职业素质。这样既可在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带领和指导下完成一个个完整的生产项目,形成较完善的专项技能,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最终又能在众多专项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统合的职业能力与素质。
f这种基于实训的项目教学方案,将传授专业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项目紧密联系,能让学生直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