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年度预算以书面形式下发各相关预算执行部门。
预算审批管理一、医院年度预算必须经过集体讨论通过后,才能向上级部门报送审批。二、预算编制或调整与预算审批、预算审批与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与预算考核等预算业务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三、对事业发展项目和重大项目必须经过单位组织的可行性分析论证程序,领导集体决策或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四、职工代表大会应在每年年初审议财务部门关于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审议单位本年度预算方案、事业发展规划等;监督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五、由财务部门按照预算申报规定程序逐级上报上级预算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六、若需要对审批后的预算进行调整,应将预算调整方案按规定权限逐级上报审批。七、财务部门应严格执行已批准的预算。八、审计监察部门有权对预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可靠性进行监督。
一、预算执行的原则
预算执行管理
f(一)年度预算指标下达以后,预算执行部门应严格遵守预算,不准突破预算指标,特殊情况需调整的,需遵照相应的预算调整程序后方可调整预算;调整预算未经批准,不得执行。
(二)预算执行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预算执行负责,根据年度实际工作需要,本着节约原则安排和使用预算资金,严格执行财务支出审批制度和程序,积极配合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检查。
二、预算执行的程序计财部应认真执行已审批的预算,严格控制无预算支出。(一)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分管院领导对所分管部门预算的执行进行监督,预算执行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预算执行的第一责任人。(二)年初计财部根据经批准的年度预算方案分别向各科室下达部门预算,同时为各部门设立预算经费执行账簿,逐项、逐笔登记各部门预算项目、额度以及执行变动情况。(三)在计财部为预算执行部门建立预算分户,对报销项目逐项逐笔审核,序时记录。各预算执行部门在办理收支业务时,应持预算经费执行薄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并经计财部预算审核后方可办理报销结算等业务。
fCW001:预算管理办法生效日期:2008年3月28日
修订日期:2011年8月6日
预算调整管理预算调整是指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政策的变动、临时事项的发生和预算差异分析等原因,需要对后期的预算数据、支出范围及内容进行调整或增减,以提高预算的可操作性,合理配置资源。一、预算调整的原则。年度预算指标下达以后,应严格遵守预算不准突破预算指标需要调整的预算须按规定程序报批。二、预算调整的程序。预算调整需要经过申请、审议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