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f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一、基本概念1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2物质的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ff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某一种元素。
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S、P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
7质量守恒定律
5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3特征:溶液是均一性、稳定性。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
一般规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5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