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一部分国内外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过程及典型案例
11国外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过程及典型案例
111国外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过程
国外企业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简单成本计算阶段19世纪中期以前,由于生产方式比较单一,会计主要记录企业间的业务往来。工业革命的爆发及大规模生产经营的到来,使制造业开始重视成本,出现了记录型成本会计。19世纪中叶铁路业的出现和发展,是早期成本管理系统发展的最大动力。当时管理者为了更好地控制组织规模最大的铁路业的成本,发明了与成本有关的经济计量指标。2工程驱动型的标准成本管理时代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40年代,工业发展迅速,单件生产方式转变为大量生产方式,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通过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水平成为成本管理的目标。在这一时期,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和标准成本管理方法是成本管理理论的主要标志。1911年,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系统阐述了确定产品标准时间及操作程序的方法,建立了精确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使用标准,并构建了多个成本计量指标。卡特哈里逊于1911年设计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标准成本会计制度。为适应市场需求,标准成本管理时代的生产管理系统主要按照企业的生产技术来确定业绩目标。3作业成本管理和市场驱动型的标准成本管理时代
1
f20世纪50年代起,人们开始寻找新的生产方式,以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率和柔性。数理统计、运筹学、高等数学中的一些数量方法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引入到了现代成本管理中,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这一阶段,成本管理重点由原来的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转向事前预测和规划,成本管理进入了以事前控制为主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形成了责任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及成本企画等理论。该时期业绩目标的确定主要根据市场因素的变动,生产管理系统为基于市场导向型的系统。
4多种成本管理方法并存的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成本管理研究开始延伸到战略领域。企业开始重视竞争战略的制定,并根据竞争环境和顾客需求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1981年,西蒙首次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1993年,美国学者JKSha
k等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将战略成本管理更加具体化。战略成本管理应将各种潜在机会全面考虑进去,对各种机会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将顾客满意作为宗旨,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目标,使企业的盈利能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