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作者:孙婧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2年第07期
摘要:本文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为主要观点,对其现代意义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天人合一;环境;和谐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140001
一、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理解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和精神的实质。它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规律,提供了社会化进程所需的观察工具和思维模式。
古人很早就形成了“天”这一概念,并将之与人建立关联。“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自然观源自于人类的天道观。天道观源于原始社会。当时人们知识匮乏,认为有一种超越人类的力量在支配着万物,这种超人的力量便是天。在此期间,人对天的态度是畏多于敬,怕多于服。“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孟子把天与人的心性联系起来。由于从孔子、子思到孟子,他们这一套维护剥削制度的理论,对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很有用,更有利于专制政权的统治。到西汉为董仲舒所继承并加以体系化,构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成为西汉封建帝国专制政权统治的理论基础。后由宋明理学总结并明确提出。
“天人合一”从字面上看,“天”是指头上的天空,而实际上“天”在中国文化中有更广泛含义,日月星辰运行是“天文”,四季交替是“天时”,昼夜循环是“天道”,风雨雷电是“天气”。所以中国文化中的“天”其真正的内涵是泛指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代表着决定物质资源思想的主体。“人”的思维意识和“天”客观存在是一体的。“天道”的变化和“人”的意识思维活动是有关的。这种一体性就是“天人合一”,这种关联性就是“天人感应”。“合一”,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人类自我与自然的相辅相成和相互转化。人类依附大自然而存在,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载体,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阳光、水源……同样,自然在人类生存的影响下发生着改变,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笔者认为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发展至今,凝聚了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现状以及发扬者对其的看法和态度。这个思想的发展与今日所宣扬的天人合一思想已有了很大的差别,单纯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讲,古代这种思想中有一定的奴性。但是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