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浅谈【摘要】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新时期校园建设的重要方面。校园文化作为连接校园和社会的桥梁,承担着对内渗透,对外宣传的双重责任。承担着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师范类院校,在经历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多方面挑战,本文简要讨论师范类院校如何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合理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关键词】师范型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g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0802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校园管理者与决策者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校园文化的内容及建设方式不仅直接决定着在校学生对学校品牌及学校管理方式的接受程度,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对该校品牌的认可及校友对母校的接纳程度。这样一来,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深层连接和潜在影响因素,承担着对内渗透、对外宣传的双重责任。在今天处处提倡发掘并宣传独特文化魅力及利用文化的强大功能来建设各个组织的大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劣显得尤为重要。高等师范院校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机构(万红莲,2011),我国的师范教育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现今以独立设置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师范教育体系,在党中央国务院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的背景下,师范教育在为我国基础教育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加剧及对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的不断提高,在众多综合性大
f学广泛参与师资培养的教师教育改革背景下,探讨师范院校如何抓住机遇,提升自我,打造提升在校生综合素质能力及学校声望的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师范类校园文化发展方向每个院校都应该着手发展适合自己的校园文化,而确定何为适合自己的校园文化则至关重要。师范类院校的校园文化首先应当有师范特色,除了在充分延续和发挥尊师重教,重视在校生常规师范技能培训的师范特色基础上有所拓展,还应向综合性重点大学的办学方向和经济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看齐。这就要求师范类院校不仅要巩固已有的师范办学水平,培养合格的教师队伍,还要在这一基础上拓宽思维,积极探索和重视相关非师范专业的办学目标和方法,朝着国家需要的高素质科研人才和高校引进人才方向对在校生进行引导和培养,这样在创建校园文化时则具有包容性和现实性,有利于执着而不刻板地发扬传统师范文化。师范类校园文化特色还要兼顾社会需求和综合办学方向。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向社会输送有思想、有作为、能适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