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笔者基于物价上涨、供需矛盾和三农政策,以山西省祁县养殖场为例,从财务管理层面提出了筹资采用“担保+农户联保贷款”的方式、投资采用“批量养殖+下游加工”、运营主要借鉴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模式、成本采用“规模化养殖+管理+防疫”、信息管理采用“政府+农户”模式和风险应对措施“保险+补贴”。【关键词】供需矛盾;养殖场;财务一、研究目的及意义2007年上半年,我国CPI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以粮食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6%,推动CPI上涨了2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78%,其中粮食同比上涨64%,蛋上涨27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水产品价格上涨37%。而工业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扣除食品和能源项目后上半年的核心价格指数仅同比上涨09%。(资料来源:专家解析物价上涨原因)从专家分析来看,养殖产品对指数CPI的贡献率(523%)最大,其原因主要是供需差异所致。据《人民日报》统计,近30多年来,世界上出现了40余种过去从未认识的传染病,如艾滋病、疯牛病、SARS以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频频发生的与人类饮食密切相关的各种动植物疫情突发事件,给很多养殖场带来灾难,苦心经营的利润突然人间蒸发,使农场主对养殖行业望而却步。尽管养殖产品价格翻番,但仍然难以调动农场主的积极性。三农政策一直是人大会议的话题。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许多省份出台了针对养殖农户的补贴政策。政策导向与市场供需矛盾,势必成为养殖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如何从财务管理的角度促进养殖业的发展,笔者结合在山西省祁县养殖场的经历展开研究。二、山西省祁县养殖场的特征为解决农民庭院养殖的弊端,1997年,山西省祁县城赵镇里村村委会把村东南的废耕地规划为养殖小区,园区规划总面积为200亩,并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措施,使一批养殖大户迅速进驻园区。现在,区内已建成百头以上牛场9户,万只鸡场4户,百头猪场16户,共完成投资700万元。2008年园区可出栏优质肉牛3500头,仅此一项,纯收入即达175万元,户均20万元。9户牛场两年半就可收回全部投资。笔者认为,该示范区的养殖场有如下特征:(一)新建养殖场面临筹资难的问题养殖场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农村信用社。几家大型的养殖场已形成一定的原始积累和相关的养殖经验。据调查,信用社对这几家养殖场的贷款评价程序相对简单,为后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但是因新建的养殖场没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