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
低年级数学教研组
严晓峰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将教学过程变为引发学生练的
过程,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作业,每堂数学课教学任务是通过
不同层次的练习来实现,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
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还是教师和家长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依据。
但那种周而复始、形式单一的作业已变为学生的一种负担,怎样才能在不增加课
时,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我们把研究的目光投向
了“作业设计”。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了,老师们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课堂上已形成“以
生为本”的局面,然而在作业设计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作业形式单一、陈旧,
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作业内容枯燥乏味,;
作业要求一刀切缺少个性化,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有的吃
不饱,有的吃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作业的设计中没有充分体现;作业设计目
的不明,针对性不强;那么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
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从而提高数学练习设计有效性呢?
一、口头型作业
口头型作业即说说讲讲的作业,可以让家长当“学生”,孩子当“老师”。具
体做法是让学生每天回家给家长说说数学,讲讲习题。
二、分层型作业
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不同的人在数
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必须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对基础
较差的学生只留教材中的基本题;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一些
难度较大的题,如教材中的星号题、思考题、一题多解等,开发智力,培养创新
精神。
三、游戏型作业
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所说:“玩耍和娱乐是开发孩子智力的第一位
有效方法。”为了让孩子体会到数学、生活的紧密联系和感受到学习的无穷乐趣,
可根据实际把某些作业转变成“玩”,让孩子拥有愉悦的心情,从而更有效地主
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习惯的一
f种好办法。四、实践型作业新课标提倡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要求人人会用数学,让数学真正为我们的生
活服务,进而体验数学的意义与价值。实践型作业打破传统的静态、单面模式,强调学生的尝试、亲历、实践。如学习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后,我让学生调查自己感兴趣的几种物品的价格,根据调查内容提出问题,并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