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如何在新时代条件下更好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作者:王筱维来源:《法制与社会》2016年第25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其作为实践指导思想不能脱离实际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发挥其巨大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目的就是要使其更好的发挥其指导思想的作用成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思想武器。一方面要深入发掘其现实意义即对建设工作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现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推进既优化了其指导思想的实践作用又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作者简介:王筱维,天津港党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党建。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c
ki10090592201609006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和不断发展变化国情党情相结合。在新时代条件下,我国的党情和国情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结合时代的特征才能更好的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党的建设发展的理论思想,同时也是指导党所领导的事业的理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是开放的不断创新的体系。在新时代条件下要开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工作,就必须要充分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情况,在充分了解国情党情的基础上,总结遇到的新问题新的经验从而运用到新的建设工作中去。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统筹国内外大局的客观条件
当前国内经济文化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国际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国际文化碰撞越来越多。在这个世界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对我国通过马克思科学理论来统筹发展国内国际局势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国际上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经济方面,全球化越来越深入经济竞争变得更为复杂;政治方面,各种政治势力纵横复杂摩擦频繁;在科学技术方面,全球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经济、政治、科技都是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当前国际竞争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是全方位的竞争。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思想,国内外环境不断变化做好马克思主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