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初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
一、活跃的学术思想(识记)P121孔子1、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2、大思想家:提出“仁”的学说,他的言论记录在《论语》中。3、大教育家:创办私学,编订《诗》《书》《春秋》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二、秦朝的统一(理解)P51521、时间:秦统一后(秦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都城咸阳,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灭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2、人物:秦始皇赢政3、措施:①政治: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建郡县制)②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和度量衡③文化:统一文字(统一成小篆,后来流行隶书)4、“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秦石刻上的话三、汉武帝大一统(识记)P61641.汉朝的建立: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2.汉朝进入强盛时期:实现了大一统(时间:汉武帝刘彻在位时)3、大一统的表现:⑴思想上:实现大一统的措施是“尊儒术、兴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具体表现为:①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在长安兴办太学,让博士主持教学,招收“弟子员”,统一人们的思想。注: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P62插图)西汉时期,文翁担任蜀郡守,在成都设官学。文翁是全国第一个创办地方官学的人⑵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⑶经济上:整理财政,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⑷军事上:加强对边疆的管理,西北,开通丝路,设河西四郡;东南,重设郡县;西南,把西南夷纳入汉王朝统治。
四、张骞通西域(识记)P68701、张骞出使西域时间第一次第二次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联络乌孙国王,进攻匈奴结果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与西域各国进行了广泛联络
2、西域都护的设置⑴时间:公元前60年⑵目的: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⑶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五、丝绸之路(理解)P721、时间:张骞出使西域后2、路线:长安(起点)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西亚、欧洲(终点)3、因为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所以叫“丝绸之路”4、南方丝绸之路:起点是成都5、海上丝绸之路
f六、走向全盛的唐朝开元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