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识记)P10111、时间:712年2、在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3、措施:①任用贤能②采取措施发展生产。鼓励扩大耕地面积,兴修水利。③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让逃亡者重新登记户口、纳税服役,但可免交几年赋税。④废除酷刑苛法。⑤倡导节俭。4、作用:经过唐玄宗的治理,不仅“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发展,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七、唐朝的民族关系唐与吐蕃的关系(识记)P18201、七世纪初,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2、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3、823年,唐蕃正式结盟,并建立了会盟碑。八、遣唐使来华(识记)P24251、目的:为密切中日两国关系,学习唐朝先进的经常文化2、访华成员:遣唐使、僧人、留学生3、代表人物:空海、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九、鉴真东渡(识记)P2627贡献:不畏艰难,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十、玄奘西行(识记)P27贡献:唐朝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从长安出发,到天竺(今印度)学习佛学,求取佛经。和弟子们把大量佛经译成汉文。他为中国和印度半岛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十一、郑和下西洋(理解)P661、明成祖朱棣派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西洋:明朝时,把太平洋加里曼丹岛以西的东南亚地区及印度洋沿岸称为西洋。2、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宣扬国威3、郑和下西洋的条件:①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②科技文化的高度繁荣,罗盘针的应用,具备了科技条件③造船技术的提高,航海知识的积累,具备了技术条件④明朝时国家的统一和明初的经济恢复,国力的强盛,使远洋航行有了政治基础⑤郑和本人的才能4、郑和第一次下西洋:1405年,从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出发,经过占城、爪哇、苏门达腊等地,最后到达印度古里后返回。5、郑和一共下西洋七次,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6、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7、为什么说郑和不愧是世界杰出的航海家:时间最早、规模最大、航程最远、次数最多、访问国家最多、影响深远等等。十二、郑成功收复台湾(识记)P7374起因:17世纪20年代,荷兰殖民者霸占台湾。经过: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登陆台湾,攻破赤嵌城。结果:1662年,收复台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