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山区,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面积167%,年水土流失总量达46亿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黄河中下游的河床不断淤积、抬升,已成地上悬河。由于生态破坏和植被退化,水土流失正威胁着三江源,如果不尽快遏止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长江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危险。为此,国家在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我国石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南喀斯特地区,并正以每年2500平方公里的速度迅速扩展,其危害不亚于沙漠化。水土流失的原因在于山地植被稀少,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165%,但远低于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27%。
荒漠化与沙尘暴形势严峻。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沙质荒漠化,即沙漠化占绝大部分,约为国土面积的18%左右。目前每年沙漠化吞噬的土地为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面积的县,同时沙漠化所引发的沙尘暴也日趋频繁。沙漠化与沙尘暴的成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转暖和持续干旱,拉尼娜(反厄尔尼诺)天气现象的出现;二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社会活动,如滥垦、滥牧、滥采、滥伐、滥用水资源等。其形成机制是人类活动诱发,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交互作用、不断恶性反馈的过程。基于过去的教训,当前防沙止漠的思路正从单纯植树造林转到促进沙漠化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来,实行“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治沙与治穷并重”的战略。
生物多样性减少。长期以来的环境问题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导致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在立法、科研、宣传和建立自然保护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遏制了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现象。全国共有自然保护区面积98万平方公里,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华南虎以及银杉、冷杉等一批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和繁殖。但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需要全社会的继续努力。
战略性矿产资源短缺。我国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55种,其中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0种,能源矿产8种,水气矿产3种。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几种主要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到12左右。铁矿品位低,石油储量小,战略性资源总体不足,但煤炭、钨、稀土等矿产资源及建材用矿产资源较丰富。
能源利用技术有待改进。我国煤炭利用工艺比较落后,在脱硫、除尘、气化、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f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液化等方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