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成为子女”、“使成为臣子”的意思。再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瘘、疬。(柳宗元《捕蛇者.说》“腊之”的“腊”,在这里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成为腊”的意思。以上,都是名词用作谓语动词,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再如: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生死”、“肉骨”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死人复生,使骨头长肉。后者表示使宾语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二)意动用法从使动和意动的语法意义来看,使动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即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语动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
这里的“远”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的意思。“不远千里”,即“不以千里为远”。又如: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道德经》)
“甘”、“美”、“安”、“乐”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认为他们的食物香甜,认为他们的服饰漂亮,认为他们的住处安适,认为他们的习俗快乐。再如: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孟子公孙丑下》)
“羞”、“卑”均为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意动动词,意为“不以……为羞”、“不以……为卑”。以上例子,都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意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当谓语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认为宾语是……”。例如:
“今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前赤壁赋》)
“侣”、“友”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做意动用法,即“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的意思。又如: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f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这里的“客”为名词用作意动,即“把我当作贵客”的意思。以上两例都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当谓语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认为宾语是……”。
(三)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时,一般具有跟原名词意义有密切联系的动词的意义。例如:“尸”是名词,意思是“尸体”,但是在“曹人尸.诸城上。”(《左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