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取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视角
黄白【摘要】根据高校的教师教育主要目标与教育学课程的特性设定教育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取向旨在发挥教育学对培养造就合格、优秀的农村教师应有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也彰显出教育学为农村教师服务和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实践韵味【期刊名称】《高教论坛》【年卷期】2008000004【总页数】3页P8991【关键词】教育学课程改革目标取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高校【作者】黄白【作者单位】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广西宜州54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教科文艺2008年8月第4期高教论坛HigherEducatio
ForumAug2008No4教育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取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视角黄白(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广西宜州546300)摘要:根据高校的教师教育主要目标与教育学课程的特性,设定教育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取向,旨在发挥教育学对培养造就合格、优秀的农村教师应有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也彰显出教育学为农村教师服务和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实
f践韵味。关键词:教育学;课程改革;目标取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高校中图分类号:j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671971c200H04OOS90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一。这是新时期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主题。教育学足高校设置教师教育专业必修的公共教育眯程,它对于培养造就农村教师和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来说.当前面临着新挑战与新需求。为此,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视角,探讨教育学课程改革的曰标取向,是我们首先应当明晰的思路。农村教师是履行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农村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其专业发展的基本要义是:1国家对教师任职有规定的学历标准;2教师的双专业性发展,即教师的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形成与发展过程。其中,教师的教育专业性是对教师任职规定必需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一名成熟的教师包括农村教师需要长期的专业培养和训练,通常要经过三个时期:一是职前学习期,主要是学习学科知识和教育原理;二是初职时期,约2至3年,在学校中经过老教师的指导和实践锻炼,逐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