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灵活教学方法,活化教学内容
作者:王桂萍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6年第01期
摘要: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具有重大影响。传统的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采用单一灌输方式进行教学。也正是如此,学生往往认为品德与生活就是所谓的“理论灌输课程”,因而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当今新课改下的课堂,只有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让教学内容“活”起来,也才能真正将学生对学科的热爱之情激发出来。为此,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法,活化教学内容。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灵活多变小学阶段,品德与生活课程对于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重大意义。在开放多元的时代,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与内容是不够的,也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也因此,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无法激起课堂涟漪,更无法将品德与生活内容活化。而只有结合教材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法,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得以参与进来,才能真正活化教学内容,活化学生的学习思维,真正让学生在品德与生活课堂中受益。一、生活化教学,引活教学内容所谓生活化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背景,加工成生活化的内容,从而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更迫切需要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融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品德与生活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也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吸收,也更能让教学内容活化,摒弃生硬化、教条化的内容。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中的《平安回家》这一课时,教师以生活化的方式教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平安回家》这一课的内容主要是与交通有关,主要引导学生学习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如果教师直接以灌输方式向学生渗透,那么教学只能陷入僵局,学生只能沉闷不语,教学效果自然不佳。为此,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与交通相关的生活视频,播放的是小学生上学,过马路的各种情形。紧接着,教师利用幻灯片轮回切换播放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以激活学生的经验。在播放时,有学生说“你看,那个穿绿色衣服的乱闯红灯”;有学生说“那个标志我认识,意思就是要走人行道”……顿时,品德与生活课堂活跃起来。如此一来,原本生硬的交通内容变得生动活化了,学生也能主动参与起来。最为可贵的是,当学生看到熟悉的视频、交通标志,能够唤醒他们对生活中的常识认知,而教学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二、讨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