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深沉、雄浑博大的特点和风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虽无一文一字,但我们的视觉和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们已感到,这也是一种序,一种无言之序。史前陈列大厅时期陕西文化的特点是:考古发掘获得的实物资料齐全,分布范围广泛,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每一段落都有典型重大发现,文化高峰迭起并首尾相连,在全国居突出地位。1964年春天,考古学家在今天西安以东的蓝田县公王岭和陈家窝分别发现了一具头盖骨化石和一具下颌骨化石,依据这些化石我们复原了这个蓝田猿人头像。这是一位年约30岁的女性。根据最新测试数据,她生存的年代距今约115万年,是目前已知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她的脑容量是780毫升,是现代人的一半,这标志着当时人类智力水平较低,体质形态上还具有不少原始特征,这对研究人类进化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继蓝田猿人之后,1978年在陕西省大荔县又发现了一个距今约20万年的人类头骨化石大荔人头骨化石,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完整人类头骨化石中最古老的。根据头骨上骨缝的愈合情况,可以断定它是一位不足30岁男性的头骨。其脑容量已达1120毫升,比现代人仅差300毫升,体质特征介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间。大荔人遗留的石器小巧玲珑,直径一般35厘米,重量小于20克。器型以刮削器最多,说明大荔人主要以狩猎来获取生活资料。1955年发现于陕西华县、距今80007000年的老官台文化表明,人类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即由旧石器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是陕西境内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展出的三足钵、三足罐是老官台文化中最典型的器物。这些用柔软的泥烧结为坚硬的原始陶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后来成为中国文化重要象征的精美瓷器就是由此发端的。这一发明还为人类食用熟食提供了烹煮器皿,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石铲、石刀的出现一方面说明对石器的加工从过去的打制
f进步到了磨制,另一方面也说明,人类已从单纯采集、狩猎发展为使用石铲、石刀从事原始农耕。1953年考古学家在西安东郊河岸边的半坡村,发现了一处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同样的遗址也发现于临潼姜寨。这两处遗址都属于仰韶文化时代,距今70006000年。这里展出的姜寨村落模型再现了当时一个部落的情况。在仰韶文化的彩陶器上除了体现当时的绘画和装饰艺术水平外,还在它上面发现了一些具有规律和共性的刻画符号。虽然这些符号目前无法解读,但它们是当时人们为记事所刻似乎没有太多的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