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分数的再认识一
教学目标:1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标准不同,分数表示的意义不同。2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帮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分数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分数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体会标准不同,分数表示的意义不同。教学准备:课件、彩色正方形卡纸、偶数个数的小棒、彩色链子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同学们,三年级我们学习了分数,下面请一位同学读出生:读作二分之一。
师:表示什么意义?生: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
师:呢?生: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三份,取其中的一份。
师:和哪个分数大?如何比较?
生:。同分子的分数相比较,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大。
师实物展示一个小长方形的和一个大长方形的。
f师:为什么此时

生:因为这里的表示小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所对应的整体是大长方形的面积。两者的整体不同。
师: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分数。板书:分数的再认识(一)二、探究新知
1、拿偶数数目小棒的
师:在讲台上有3个装有偶数数目的小棒。请3位同学拿出每个盒子的,并大声说出每人拿出的数量。
生1:我拿的小棒的是3支。
生2:我拿的小棒的是4支。
生3:我拿的小棒的是6支。
师:为什么都是拿每盒的,拿的数量都不同呢?
生:每盒的总量都不同。师:请3位同学告诉大家你这盒小棒的总数量。生1:我这盒小棒一共6支。生2:我这盒小棒一共8支。生3:我这盒小棒一共12支。
师:看来,的确是因为总数量的不同,拿的都不同。
板书:6→→3
8→→4
f12→→6
100→→50(1)观察这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2)我们现在学的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2单位“1”和分数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3他们捐的钱一样多吗?
课件展示:王丽和李明在抗震救灾中都捐出来自己零花钱总钱数的,他们捐的钱一样多吗?
生:不一定。师:不一定包含几种情况?生:包含两种情况,一样多和不一样多。师:什么情况下他们捐的钱一样多?生:他们的零花钱钱数一样多的时候,捐的钱一样多。师:什么情况下他们捐的钱不一样多?生:他们的零花钱钱数不一样多的时候,捐的钱不一样多。
师:王丽有40元,她零花钱的就是10元。李明有100元,他零花钱的就是25元。
板书:40→→10
100→→2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