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流动所造成的农村社会大规模的“亲子离散”现象。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特殊现状的认识,研究其面临的教育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途径,以进一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原因;对策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一农村留守儿童总体规模及发展变化自2O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造成了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随之而生的是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较为常见的“亲子离散”或“儿童留守”现象。具体表现为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不得不与孩子暂时或较为长久地分离,导致这些孩子只能和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有的甚至是独自生活。我们将这些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定义为“农村留守儿童”,包括学龄前留守儿童与学龄留守儿童。根据2005年全国1%人El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l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
f二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和分布从年龄结构看,农村留守儿童中,各年龄组均占有一定比例。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学龄前0~5周岁、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14周岁和大龄15~l7周岁四个年龄组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27.05%、34.85%、20.84%和17.27%。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约3000多万。各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构成情况基本接近。大部分省份的农村留守儿童中小学适龄儿童较多;河南、湖南、广西、山东等省区幼儿的比例更大。从性别结构看,性别比偏高,特别是在低年龄组,大部分省份的农村留守男童多于女童。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3.71%,女孩占46.29%,性别比为114:75。各年龄组男孩数均多于女孩数,而且年龄越小,性别比越高。各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比差异,与当地儿童的性别比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农村留守男童少于女童的省市、区只有北京、上海、内蒙古、宁夏、新疆。从地区分布看,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等省。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数居住在中南各省。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