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加强各学科作业统筹,总量控制。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作业,如课外阅读、口语交际、探究活动、手工制作等阅读、实践体验类作业,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10、认真批改反馈作业。教师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
11、纳入督导考核评价。将作业管理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学校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学校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平台,
f畅通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切实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确保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12、严把作业难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科学制定并认真落实教学计划,不随意增减课程难度,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不布置难度水平超过课标要求的作业。
(三)体质健康管理
为贯彻落实《健康行动(2019203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确保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规定要求,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1、各班级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作业、测试等方面减少学生身心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开足开齐体育课,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大课间时间,保障每天校内、外各1小肘体育活动时间。课间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活动,保护学生视力健康,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每年按时完成体质测试,建立完善体质健康档案。关注学生健全人格,解决学生心理题,及时化解危机事件,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f3、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做到常态训练、精准测试、精准评价和精准干预。不断完善以提升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一评估一反馈一干预一保障”闭环体系。
4、在课后服务中增加艺体课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锻炼资源。
5、做好健康监测。学校将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如实记录测试结果,将测试成绩及时录入系统,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针对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提升计划。
6、开足体育课。按照大纲要求,安排学生每周3课时的体育课。
7、每学年组织展“田径运动合”“班级足球赛”“班级篮球赛”“艺体节”“趣味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