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解读释义
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解读释义
中共中央新修订与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从标题到内容、形式,都有重大变化,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重要基础性法规,在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方面,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准则》开宗明义,将主要内容划分为“四个必须”“四个坚持”“四个自觉”。为深入学习贯彻《准则》,本报开辟专栏分四期对《准则》的定位和主要内容等依次进行解读。王岐山同志强调:“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准则》的立意内涵,把握精神实质。”做到这一点,既需要了解《准则》在标题、内容、篇幅、写法等方面的具体变化,更需要紧扣其新定位。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的通知指出,《准则》“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通知》指出,《准则》“是向全党发出的道德宣誓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中央关于《准则》的新定位,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切忌忽视。具体而言,《准则》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定位新,更显著比较而言,把《准则》定位为“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是立足“术”的角度,侧重从表面现象讲,突出了《准则》在党内法规中的历史性突破和基础性地位;把《准则》定位为“向全党发出的道德宣誓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则是立足“道”的角度,侧重从精神实质讲,突出了《准则》在管党治党、执政理政全局中的特殊重要性。两者相辅相成,彰显了《准则》的地位。将《准则》定位为“向全党发出的道德宣誓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既有高度也有深度,既有时代新意也有历史传承,体现了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的统一。以德治党的“德”,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指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其内核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脉相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都讲德法相依、德治礼序。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是中华文化的捍卫者、传承者、发展者。王岐山同志强调:“立规修规要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立规修规既要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适应管党治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