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新五代史》的若干篇章,其他“正史”在、、中国文学史上一般很少被人提及。《史记》是历史性与文学性高度结合的完美之作,这种完美结合在史学史上和文学史上都既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班固是司马迁的杰出继承者,也是古史传统的改造者。从班固开始,他在有意识地把“历史”与“文学”分开。从今天的观点看来,作为“史学”的品格,《汉书》无疑是更完美、更系统、更周密了;但从文学角度讲,《汉书》则无疑是在大踏步地倒退。但《汉书》毕竟因袭了《史记》的旧有成果,因此,《汉书》作为一部“正史”,其文学性在我国古代散文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佼佼者。⑤从传记发展的历史上看,两汉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辉煌的时期,这时其他形式的传记文学还大都没有出现或没有大量发展起来。从魏晋开始,随着“史传”文学的逐渐衰落,其他各种形式的传记作品则日益兴盛起来。应该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衰落”,并不是指《三国志》《后汉书》等这些著作的“历史”价值与“文学”品格,我们所指的只、是它们的“文学”水平与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汉书》的“史学”品格超过了《史记》。B.《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都是空前绝后的。C.因为“史传”文学逐渐衰落,所以其他形式的传记作品兴盛起来。D.《后汉书》《三国志》的文学品格在历朝正史中是比较高的。E.《汉书》的文学水平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远远不如《史记》。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成熟,可以说是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B.《左传》《国语》《国策》《晏子春秋》对司马迁的具体的艺术操作影响很大。、、、C.从文中看作者认为《左传》《晏子春秋》不同于《史记》的根本点是以人物为中心。D.《史记》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14.第②段中,作者把《史记》和《左传》《晏子春秋》等做了比较,请简要分析其目的。(4分)
15.作者认为《史记》在传记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依据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分点概括。分)(4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在答题纸上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括号内打钩。(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