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问题;思想;工作过程〔中图分类号〕g718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0463(2012)24005901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学校的教育模式与教学体系必须重新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力求通过具体的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中需要的能力,不仅包括基本的劳动能力、积极的协作能力、过硬的操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还包括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下面具体谈谈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一、目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现代电子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作,同时具备一定的电子企业管理、电子产品营销及电子电路设计能力的应用性专业人才。目前中职学校适应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还不健全,受传统学科型教育思想的影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改善不大,存在很多问题。如课程结构不能彰显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课程内容不适应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f教学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不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严重脱节;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式单一,职业能力培养不突出。这种课程体系严重影响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非常必要。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要通过调研摸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职业岗位分析,进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方向。还要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明确工作任务,对工作任务进行演练。再通过对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类,确定与职业岗位需求相符合的行动领域。最后,将行动领域转换成适合于教学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上,需要学校和行业企业专业人员共同努力,开发基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多层次评价模式,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的对接。由企业专家和教师研究开设《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电热与电动器具维修》《电子测量仪器》等核心课程,并搭建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1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职业素质培养、专业技能训练、顶岗实习等提高劳动能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