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管理
(1)基本的限流限压控制充电电流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正常充电电流较小,电池负极析出的H2和正极析出的O2,几乎完全复合成H2O,如果充电电流过大,气体来不及全部复合,导致电池内部压力增大,引起排气阀门开启,造成电池失水,因此必须限制充电电流,一般不要超过025C(A)比较合适。由于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池内阻会发生变化,所以以恒定的电流值充电会获得满意的结果。当充电电流减少,电压慢慢升高,电池容量慢慢增加,则电压便维持在一个恒定的值保持不变。此后便维持一个很小的电流对电池进行浮充。(2)能进行均浮充转换首先进行限流限压充电,但是该“限压”是一个均衡的充电电压,比较高。均充一定时间后,再自动转为电压较低的浮充。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开始进行均充浮充的循环:UPS的交流输入停电后再来电;手动开机后;电池进行自测完成后;长期浮充后。(3)分阶段充电方式长期浮充会导致电池极板活性老化,使电池内阻增大,使充进去的能量除了补充电池自放电的消耗外,大部分转化为内阻发热的功率。采用分阶段充电克服该问题:分阶段充电方式方案:第一阶段是限流均衡充电阶段,均充到电池容量的大约90(时间约5小时到48小时适宜);第二阶段是间隙阶段,这时停止充电一个短时间(数分钟到数小时),让第一阶段析出的H2和析出的O2充分复合;第三阶段是浮充阶段,这阶段对电池进行浮充充电,将电池充到容量接近100(一周左右);第四阶段是休眠阶段,这阶段不给电池充电,利用电池的自身的漏电流放电,一直到规定的电压下限(20——30天左右)。据试验该充电方式可以提高电池寿命40左右。(4)温度补偿环境温度变化时,必须对浮充电压进行校正,校正系数为18mV℃(标称12V的电池)。为简单计,可以分级校正,如:
电池静置时,温度太高,电池的自放电加剧。电池使用条件推荐为20℃25℃,温度太
f低,电池放电容量降低,充电接受能力下降。温度太高,反映加剧,导致失水,极板腐蚀加剧。电池的充电电压通过温度补偿来改变,温度高时,充电电压降低,使电池处于最佳浮充状态。但是,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电池本身固有的寿命仍然会缩短。实践表明,即使配备了温度补偿,对这种电池固有的老化现象也无回天之力。严格讲,保证电池服务最佳方案是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0℃25℃,控制放电次数、放电深度、放电和充电电流以及定时冲放电的周期。几乎没有谁能满足电池厂家要求的条件,因此达到电池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