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示范区整体解说词
各位领导,大家好:恩格贝地处中国八大沙漠之一的库布其沙漠中段,恩格贝为蒙古语,意为平安、吉祥,历史上曾是一块水草丰美、风景秀丽的地方。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和人为破坏,土地逐渐荒漠化。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恩格贝事业的各界人士的艰苦努力,历经20多年的发展,恩格贝的沙漠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现已成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国家级地质公园恩格贝园区和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循环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规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按照“沙产业、新能源”的科学发展思路,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合作,采取“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路线,将沙产业放在低碳经济,人员安全,食品安全,粮食安全等几个大的事业上,集中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不仅在提升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的经营理念和科学定位上给予高度重视,而且在发展模式和沙漠产业化项目建设上加大、加快了扶持力度,全面推进低碳经济和循环产业发展,走沙产业和新能源协同发展的路子。沙漠生态循环经济方面:目前,建成3000亩的现代农业
1
f节水灌溉项目;日产1000立方米沼气项目已调试运行;为满足沼气来源供应,建设占地150亩、45栋猪舍的高标准、高质量现代生猪养殖区;以利用太阳能为载体,建成现代农业蔬菜大棚和日本北海道甜瓜拱棚100多栋;在1000亩的藻类养殖基地建起600个养藻大棚,建设规模为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螺旋藻养殖项目已正式投入生产。恩格贝示范区将依托中科院的节水农业技术、沼气技术、生猪养殖技术,整体上形成一套变废为宝、低耗低碳、生产环节消碳、资源无浪费的阳光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科技沙产业方面:建成占地100亩、建筑面积8000多平米的沙漠科学馆。该馆主体一层,局部两层;内设4个展厅,1个接待大厅,1个多功能影视厅,6个中科院专家研究室,2个贵宾厅和2个高档餐厅。它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面向社会的大课堂、大讲堂,它是一本打开的历史书,展示在干旱荒漠地区人们为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艰辛历程,告诫人们实践才是鉴别人与自然的准绳,提醒人们时刻铭记历史经验教训,使“去事之诫”成为“来事之师”。馆内的展示内容与馆外的空间景色形成呼应,与馆外的试验示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