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于”道:①②质:①②“益慕圣贤之道”“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援疑质理”“非天质之卑”
患: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②“无冻馁之患矣”(3)词类活用日:“寓逆旅主人,日再食”腰:“腰白玉之环”手:“手自笔录”笔:“手自笔录”袍敝衣:“余着袍敝衣处其间”走:“录毕,走送之”约:“不敢稍逾约”先达:“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鲜肥:“无鲜肥滋味之享”(4)古今异义走送之(走古: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古:今: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趋古:今:或遇其叱咄或古:今:卒或有所闻卒古:今: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今:日再食(再古:今:)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县官古:今:)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博士古:今:
)
f(5)特殊句式弗之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余立侍左右二理清文章结构。(一)(二)(三)三.翻译全文
))
第二课时一研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用原文回答)书:师:衣:食:住:行:3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大篇幅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
4、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5、思考:太学学生的优越条件体现在哪里呢?写这些人的目的何在1)2)3)4)目的:
6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7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f8、文中交待了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序给马生呢?
二、此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对比写法,请找一找本文有几处对比写法并说一说其作用。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叙述自己求学的艰苦经历,现身说法,将自己的求学条件与同舍生和太学学生对比,揭示道理,表达了对马生的期望与勉励之情。四拓展:你还知道古人一些其它苦中求学的典故吗?你怎么看待他们这种精神?
五巩固练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录毕,走送之()(2)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3)媵人持汤沃灌(..)(4)左佩刀,右备容臭(..))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A、既加冠宋既成列..B、益慕圣贤之道.C、足肤皲裂而不知.D、卒获有所闻.杀数人,胡虏益解.久而乃和.士卒不尽饮.
)
3、翻译下面句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