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及自救方法r
r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世界气象组织把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定为“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社会各界、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业务、管理人员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政府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