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文
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1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19751980年第一阶段的集散控制系统是美国Ho
eywell公司的TDC2000集散控制系统为代表
的集散控制系统.比较著名的有:Ho
eywell公司的TDC2000;FISHER公司的PROV0X;FOXBORO公司的SPECTRUM;横河公司的CENTUM;西门子公司的TELEPERM等。这只是DCS地位确立的开始,但它已经拥有集散控制系统最基本的结构:操作管理装置,通讯系统和分散过程控制装置。并已具备了集散控制系统的最显著的特点: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第二阶段:19801985年集散控制系统进人第二阶段是因为随着产品竞争愈来愈激烈,并且半导体技术、
网络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等的飞速发展,第一阶段的DCS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第二阶段主要产品有:Ho
eywell公司的TDC3000;西屋公司的WDPF;横河公司的CENTUMXLTAYLOR公司的MOD300;ABB公司的MASTER等。第二阶段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通信范围和数据传送速率的大幅提高以及系统功能的扩大和增强。它有很强的可扩充性和适应性,此时的DCS正在向着更加开放,更加标准化,更加产品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阶段:1985年至今第三阶段的DCS的主要改变是直接采用了开放系统网络,并且工业控制设备向
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和仪表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工控软件正向先进控制方向发展广泛应用各种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是挖掘并提升DCS综合性能最有效、最直接、也是最具价值的发展方向。
f2集散控制系统的结构
现以日本横河公司的第三代中型集散控制系统uXL为例,说明DCS的系统结构及功能。
操作站:uXL的人机接口由落地式操作站MOPL、台式操作站MOPS及其外部设备构成,操作站提供面向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人机接口,实现显示、报警、监控、操作等操作员接口功能;实现组态设计、系统维护等工程师接口功能。在操作监视站中,有大型的CRT屏幕显示器和打印机,操作人员可根据直观、形象的画面显示,改变各控制回路的设定值、运行工况、整定参数以及回路结构。uXL操作站的主要机能包括操作机能、通信机能、BASIC机能和工程师技术机能。操作站将管理、专家系统、生成/维护等功能提高升华
控制级通信网络:uXL通信机能的特点是通信结构网络化、阶层化、双重化及与现场仪表通信的数字化。RL总线承担系统内的通信,通信总线和通信接口电路均实现了双重化。RL总线最长可达15ki
。独立的uXL系统之间可通过ML2总线进行操作站之间的通信。可通过在软件包中追加通信机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