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
课题:《桃花源记》课型:定篇编写:宝安实验学校初二语文科组刘瑶时间2008年10月审核:初二备课组
【教学目标】1.文言文知识:初步了解陶渊明和《桃花源记》。2.基本阅读技能:根据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回忆已学知识,理解课文意思,能翻译全文,理解实词中、缘、鲜美、穷、才、仿佛、俨然等词的含义。背诵全文。3.情感目标:理解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并对其进行评价。【学法指导】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能读准节奏、停顿),可以先背后学。参照课下注释,粗知大意,查资料,积累文言词汇,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拓展阅读,深入理解《桃花源记》及陶渊明的思想内容。【预习导学】1朗读课文三遍,读准字音、停顿。用红笔画出读不准的字、词、句。2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晋jì
太元中夹jiā岸数百步落英缤bī
纷fē
便舍shě船豁huò然开朗屋舍shè俨yǎ
然阡qiā
陌mò交通黄发垂髫tiáo此中人语yù云太守即遣qiǎ
人随其往南阳刘子骥jì3.先解释加点的词语,再想想现代汉语里含有该字的词语或成语,比较词义是否相同。缘溪行(缘:沿着,如“缘木求鱼”).中无杂树(杂:别的,如“杂乱无章”).复前行(复:再,又,如“复习”).悉如外人(悉:都,全,如“悉听尊便”).咸来问讯(咸:都,全,如“咸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妻子和儿女,如“妻离子散”)..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不值得,如“不足挂齿”)..既出(既:已经,如“既得利益”).及郡下(及:到达,如“鞭长莫及”).太守即遣人随其往(遣:派,安排,如“遣词造句”).欣然规往(规:计划,如“规划”).4.在括号里填入下列句子中涉及到的成语,查查词典,弄懂意思,并记记背背。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鸡犬相闻:鸡和狗的叫声可以相互听得到,指距离比较近,多表现一种安宁的氛围。)②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④后遂无问津者。(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
f⑤渔人无意中发现桃花源的故事后来演变为一个成语(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56
以上成语出自于《桃花源记》,查资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