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规划时首先要做到确定城市性质19城市的人口发展规模估算公式:基本人口的规划人数(1(服务人口的百分比被抚养人口的百分比))
f20城市用地划分为10大类,43中类,78小类三个级别。10大类是居住用地、公共设施、工业、仓储、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绿地、特殊用地、水域或其他用地。城市建设用地为前九项,不包括水域和其他用地。城市用地具有自然、社会、经济和法律属性。21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居住用地一般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032。工业用地占1525。绿地占815。道路广场用地8~15。22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按使用性质分8类行政、金融商业、文娱、体育、医疗、院校科研、古迹、其他三个等级市级、地区级、小区级23城市园林绿地按其功能和使用对象划分为公共绿地、专用、街道、街坊庭院、园林生产防护、风景游览区。24按照1993年部颁标准,城市绿地分有①人均公共绿地面积;②绿地率;③绿化覆盖率等三项指标。25我国城市公共绿地面积的远期规划指标争取达到610平方米每人26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应包括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和规划建设用地结构三部分。27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人):Ⅰ:60175。Ⅱ75190。Ⅲ901105。Ⅳ1951120(首都、经济特区)28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人):居住:1828。工业:1025。道路广场:715。绿地:≥9(其中,公共:≥7)。29规划建设用地结构()四类用地总和约6075居住:2032。工业:1525。道路广场:815。绿地:815。30“小区规划”是在邻里单位的理论上发展起来的。
f31居住区、小区、组团的指标32居住区规划中,住宅用地平衡指标:居住区5060;小区5565公共绿地平衡指标:居住区7518;小区515;组团36。33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区多层住宅人均用地控制指标为2028M2人,多高层为1726M2人。居住小区多层住宅人均用地控制指标为2028M2人,高层为1115M2人。34居住区绿地最小规模居住级15M2人;小区级1M2人;组团级05M2人。35居住区各级中心公共绿地最小规模居住区公园1ha;小区游园04ha;组团绿地004ha。36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米。37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38当建筑物长度超过160米,应设不小于4×4米的消防通道。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米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39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应设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不应小于25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