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的比重逐年递增,以三明学院为例,财务管理专业四年本科课程中,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学、证券投资学、财务分析等课程均设置了实践课时,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从2014级2965上升到2019级3212,但学科竞赛只能作为第二课堂的构成项目计入人才培养方案,且第二课堂总分值仅为6学分。学科竞赛的专业性、针对性及实操性相对常规实践教学而言更强,其软件和题库等设计也更为贴近现实企业,在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学科竞赛与实践教学未实现有机融合,导致学科竞赛成为小众、精英学生的参与平台,未能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促进作用。
(三)财务管理专业学科竞赛参与机制有待完善
财务管理专业学科竞赛种类多,大致可以分为教育主管部门、各协会及企业组织的学科竞赛,其中,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学科竞赛又分为省级、国家级等级别。表1列示了部分赛事信息。通常校级或企业、协会主办的学科竞赛学生参与面及受益面更广,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效果更佳,省级、国家级别越高的学科竞赛学生参与面与受益面相对更窄,提高参赛学校影响力更强,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形下,高校更倾向于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高级别学科竞赛以便扩大影响力,然而,对于应用型本科而言,覆盖面相对更广的校级甚至院系级别的学科竞赛,更加能够发挥其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二、构建基于学科竞赛的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策略
鉴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科竞赛在促进教学效果、学风建设及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构建基于学科竞赛的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平行化递进式模式,平行化如图1所示,即将学科竞赛视为桥梁,链接教师视角的专业教学环节与学生端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