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为艺所累
宋人洪迈《容斋四笔》中有“王逸少为艺所累”一条他认为论操守见识和议论口才整个东晋时期没有几个人能够比得上王羲之王羲之是跟温峤、蔡谟、谢安等相当的人物。但是因为王羲之有出世思想不愿意被人使唤因此“功名成就无一可言”。结果是包括《晋书》在内的后代文献都只能称赞他的书法造诣“详察古今精研篆素尽善尽美”云云没有一句话提到他平生的功业。也就是说王羲之因为书法造诣精深名声很大他的高尚品德就被掩盖了。显然洪迈为王羲之深感惋惜。
其实依我看王羲之虽然在传统所谓“三不朽”之一的“立功”上未能有所建树但是他的书法成就和为人的率性飘逸论对后世的影响论文化遗产的价值比起做一个尚书或宰相显然要深远得多、重大得多。王羲之被后人尊为“书圣”他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他对后代书法的影响可以说是无人能及的。他的袒腹东床他的爱鹅成癖他的为老妪书扇以及他的毅然辞官优游山水都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慰藉了一代又一代不知道多少颗落寞的心。他在《兰亭集序》中显露的文学才华也令历代多少人钦羡不已王羲之之所以毅然离开眼看着就要飞黄腾达的官场只
f要他点个头早就是侍中、吏部尚书了据《晋书》本传记载也并不完全是因为他对做大官不感兴趣即王羲之自己所说的“素自无廊庙志”而跟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王述字怀祖王羲之辞官是跟王述斗气的结果。王述做骠骑将军的时候王羲之跟他齐名。但是王羲之不大看得起王述因此两人的关系不太好。王述先做会稽郡太守因为母亲过世便住在本郡守孝。王羲之接替他做了会稽郡太守后只是礼节性地去吊唁了一次没有再去第二回。守孝的王述每次听到号角的声音总以为是王羲之前来拜访自己都要做一番大扫除以等待王羲之的到来。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好几年王羲之一次也没有光顾王述住处。王述因此心里老不痛快。等到王述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上任之前遍访郡内名流就是不去王羲之家只是临出发的时候匆匆道了个别。王述发达之前王羲之经常对朋友们说“王怀祖应该做尚书等到年老的时候可以做个仆射。只求一个会稽郡实在是太小了一点儿。”等到王述被授以显赫的位置王羲之就为自己做他的属下而感到耻辱。于是他派遣了一个使者前往朝廷要求将会稽郡立为越州。使者说话不恰当遭到了当时社会贤达名流的嘲笑王羲之丢了一回脸。王羲之心中愧疚便对他的几个儿子说“我一点儿不比王述差但是职位却比他低很多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