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可靠为主;3处理系统运行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调节余地,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4管理、运行、维修方便,尽量考虑操作自动化,减少操作劳动强度;5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节省工程费用,减少占地面积,降低运行费;6避免二次污染,降低噪声,消除臭气,改善处理站及周边环境;7处理工艺流程要求耐冲击负荷,有可靠的运行稳定性。
32设计围本工程围从垃圾渗滤液进入处理站至出水达标排放,具体包括:渗滤液废水处理站的工艺、结构、电气、给排水系统的计算和设计,
设备选型,投资概算设计等;33处理工艺流程确定及说明331工艺流程确定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设计资料、上述31废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及本公司已有渗滤液废水处理工程经验,现确定本项目的渗滤液废水处
f理工艺流程框图如图31所示:
f渗滤液
曝气
格栅
泵
初沉池
调节池
蓝式过滤器
碳源
泵
多级AO池
蓝式过滤器
泵集水坑
滤液板框压滤机
泵污泥池
泥饼外运处置
UF膜分离装置
催化氧化池中间水池
生物炭滤池泵
清水池
出水
图31渗滤液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框图
f332工艺流程说明
填埋区渗滤液含有大量颗粒物质,为避免后续构筑物的淤积,渗滤液由填埋区集水池先进入处理站初沉池,降低来水中较大粒径的颗粒物和SS等杂质含量。初沉池出水进入调节池,池设有穿孔曝气管,通过曝气搅拌使得水质得以混合均匀,避免对废水站生物处理系统造成较大的有机和水力负荷冲击。调节池出水通过水泵提升通过一道蓝式过滤器后进入多级AO(MBR)池生化反应系统,经过多级缺氧好氧生化反应和UF膜装置固液分离后,浓液回流至多级AO生化反应池,清液进入催化氧化池,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过臭氧的氧化作用降解废水的部分有机污染物同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催化氧化池出水自流进入中间水池后通过曝气作用将溶于水中的臭氧吹出,中间水池出水进入生物炭滤池,通过生物炭的物理截留作用和生物代作用进一步去除废水的SS和有机物质,最终实现出水达标排放。
过滤器滤渣、沉淀污泥和生化处理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池,经泵提升至污泥脱水机房,经加药调配后的污泥由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泥饼送到统一地点集中处理,脱水滤液流至集水坑,再由水泵提升进入调节池进行循环处理。
初沉池、调节池、污泥池、污泥脱水间和缺氧池产生的臭气统一收集后进入脱臭装置,利用生物滤床除臭后,高空排入大气。
34废水处理工艺的比较与选择
垃圾渗滤液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污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