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1、课件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2、分组讨论:〔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为什么样的人?(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看看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他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的理由是什么。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1、课件出示第九页的案例。2、讨论:(1〕仅仅是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时机〕,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信看的这么重要?(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3、小结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会因为不被社会成认,他的才学机敏无法展现,金钱荣誉无法获得,可见诚信是人立足与社会的根本,正如孔子所说的〔出示孔子的话〕人无信不立。
343
f五、作业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六、板书设计
诚信是金人无信不立
443
f社会呼唤诚信
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承诺形式,感知社会各种主体〔厂家消费者、政府市民、签订合同的甲方乙方〕对诚信的期待。2、知道在社会的监视与制约下,诚信品牌毁之容易建之难,我们应该每时每事以诚为本。3、关注社会诚信问题,愿意为打造诚信社会出一份力,也做一个呼唤诚信的社会人。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有关诚信的事例,感受社会各种主体对诚信的期待。2、通过对社会生活中诚信与不诚信事例剖析和比照,懂得诚信
是现代商品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参加WTO后,遵守相关规那么的必然要求。3、懂得诚信是现代社会中的一条法律原那么,是各行各业人们要遵守的根本法律行为准那么。
教学准备:1、学生访问、观察、查找社会生活中的承诺〔信誉卡、保修卡、合同等〕。2、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比拟信赖的产品和信得过的商店,了解人们为什么信赖它们。3、收集我国古代有关诚信的故事和格言。4、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新课要做到诚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