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综合复习题第一章1臭氧在大气中有什么作用?它与平流层温度的铅直分布有什么关系?2二氧化碳的日年化、年变化和长期变化的特点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为何气象学中将大气中含量并不太大的水汽看作是一种重要的成分?4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层的依据是什么?5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其中最低的一层有什么特点?6根据气体的状态方程,说明当一块空气的温度比同高度上周围空气温度高或低时,这块空气在铅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7根据状态方程,比较同温同压下干、湿空气密度的差异。第二章1对A、B两灰体,在同样强度的辐射照射下,A升温快得多,问在移去外界辐射源后,哪一个降温快?若A、B都不是灰体,你的结论还成立吗?2雪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很大约09,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率也很大可达099,由此解释地面积雪时天气特别寒冷的原因。3设灰体的吸收率为a,试推导其总辐射能力与温度的关系式(提示:将Kirchhoff定律与Stefa
-Boltzma
定律结合起来考虑。4已知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K,地球表面温度平均约为300K,假定太阳表面为绝对黑体,地球表面为吸收率为09的灰体,试分别计算太阳和地球表面的总放射能力。5计算武汉30°N二分、二至日出、日落时间和可照时间。6试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7根据可照时间计算公式分析可照时间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8当太阳赤纬为δ时,在地球上哪些区域分别出现极昼、极夜?9假如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铅直,地球上还会有季节交替吗?可照时间还会变化吗?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如何变化呢?为什么?10为何长日照植物大多原产于高纬度地区,而短日植物一般原产于低纬度地区?11对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植物进行南北引种,哪一种更易成功?为什么?12已知日地平均距离为1495×108公里,太阳直径为1392×106公里,太阳常数为1367瓦米2,将太阳视为绝对黑体,忽略宇宙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试推算太阳表面辐射的辐射通量密度、总功率和有效温度。13为何晴天天空常呈尉蓝色?而日出、日落时太阳光盘又呈红色?14根据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的计算式,分析直接辐射的影响因素。15计算武汉30°N和北京40°N冬至和夏至日晴天真太阳时10、12时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设透明系数p08)。16任一坡面上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为Rsb坡Rscamsi
α其中α为太阳光线与坡面的夹角,试分别计算武汉冬至和夏至正午时,在坡度为30°的南坡和北坡上的太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