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7年上半年城市规划师考试规划实务:人居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A:城市布局B:自然资源C:城市道路交通D:城市对外交通运输E:综合治理2、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中,主要用于高层公寓楼房和现代住宅密集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卫生的优点,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和运输费用,但一次性投资很高。A:袋装化上门收集B:垃圾管道收集C:垃圾气动系统收集D:垃圾箱桶收集E:经济政策3、居住综合区的优点不包括。A:使居民的通勤更加方便B:节省上下班交通时间C:使城市景观更加丰富D:减少城市热岛效应E:综合治理4、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法定规划,基本特征为。A:科学性B:程序性C:地域性D:法律效应E:综合治理5、对于不同的建筑,空调冷负荷计算的修正系数取值不同,医院的修正系数值为。A:0.81.0B:1.21.6C:1.62.4D:2.83.5E:经济政策6、下列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中,不包括在内的是。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
fC:立体模型分析D:空间模型分析E:综合治理7、中国园林的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期封建社会解体为止,经历了三千余年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下列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时期→成熟后期B:生成期→转折期→成熟时期→全盛期→成熟后期C:生成期→转折期→成熟时期→成熟后期→全盛期D:生成期→全盛期→成熟时期→转折期→成熟后期E:经济政策8、城市规划涉及城市发展和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需要代表的利益。A:无产阶级B:统治阶级C:国家D:最为广大的人民E:综合治理9、城市是。A:生活方式以复杂的劳动分工为特征B: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职业构成上是不同于乡村的地点C: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D:人口、资源、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等物质要素的高度集中进行生产、消费、交换过程的结果E:综合治理10、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的核心问题是。A:编制详细规划要认真研究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条件,特别是用地条件B:分别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和组织,做到不同功能区之间成为既有分割和区别,又有协调和联系的有机整体C:要正确地对总体规划的思路和要求加以具体地体现D:协调和联系的有机整体,做到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有效控制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