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组成一届临时班委,负责本周班级的日常事务。其中一位同学总负责,任值周班长,其余五位学生分工负责。这种形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3涉及全面的岗位训练营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就必须让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管理的权力。为此,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设立不同的岗位,如学习督导员、纪律监察员、卫生监督员、图书管理员等等。这样的“岗位训练营”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每位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班级的工作效率。三、开展有益活动,实现自我发展
f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与成功,如何引导学生开展参与健康、丰富的活动,是班级工作的重点。比如“三八”妇女节举行“感恩的心”大型手语歌表演、五一劳动节举行“包水饺比赛”、端午节举行“亲子粽香传情”活动、十一国庆节举行“国庆大典图片展”等等,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要彻底抛弃保姆式管理的做法,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长期以来,班主任给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事必躬亲、苦口婆心、疲惫不堪,究其原因是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剥夺了学生经历磨练的机会。如果班主任能够改变观念,转换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识,敢于让学生去摸索,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提高自我约束和管理他人的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