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生效日期
20171115
页次34
521外购物料必须附有合格供方检验出厂的《合格证》,合格证上需注明:供方名称、产品代号、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等。
522产品入库时,仓管人员严格检查产品标识及状态标识的完整性、合理性。保持其可追溯标识的完好。523外协外购件及自制半成品按规定放在指定待检地点待检,做好“待检”标识。经检验员检验合格的产
品,做好“合格”标识,并放入已检合格品区,粘贴“先进先出标识”。经检验不合格但已特采的产品,由检验员做好黄色“特采”标识,并随产品附上《特采申请单》。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由检验员做好红色“不合格”标识,放入不合格品区;塑料素材不合格的,用《塑料素材不合格标识单》进行标识;并通知责任部门予以处理,不合格产品依照《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进行处理。生产急需但来不及检验而需紧急放行的产品,做好“可追溯标识”,后面各道工序保持其完好,直到产品生产完毕,以便追溯。各种标识要贴在产品包装醒目处。524制造部门领料人员领用产品时,必须检查标识是否完整齐全,并在运输中保持其完好。525紧急放行的产品,在生产中发生异常时,参见《生产异常紧急应变作业指导书》53制程标识控制:531各制造单位生产制程中产品状态标识一律采用“检验状态标识”加以控制;生产线上的不良品一律用红色贴签周转箱(盒)存放,合格品用蓝色贴签周转箱(盒)存放,边角、水口、残料等用黄色贴签周转箱(盒)存放,试模产品一律专用“调模试制品”箱存放。532状态标识由检验员标识,必须是醒目、明确的待检、合格、不合格等标识。具体标识参见附录四。533各种标识在周转过程中均应得到妥善保管,直至该产品生产完毕,且标识要清晰可见。534产品生产完毕,经检验合格后在包装内附上《产品合格证》(,内容包括:批号、产品名称、代号、数量、生产日期、检验员签字等。合格证的尺寸大小原则上依附件中给的尺寸,但有些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在合格证上加盖“先进先出标识”印章。535成品包装后经终检员抽查合格后,在成品外包装箱上标识上加盖“OK”章。536品质管理部对顾客的标识要求进行识别,制作顾客标识清单,下发至相应岗位,保证标识的准确性和符合性。537产品生产完毕,经检验合格后在包装内附上《产品合格证》;包装外贴上唛头“成品外标识”,成品外标识通常包括内容有:需方(Customer)、品名(PartNO)、生产编号(ZCNO)、产品代号(ProductN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