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透支的法律问题
引言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发布的数据显示,社会公众的银行卡使用意识正在不断提高:截至2011年底,信用卡发卡量为18亿多张,同比增长了304信用卡占比进一步提高;银行卡业务增长迅速,其中,消费业务增速最快,2011年发生消费业务34亿多笔,金额68万亿多元,同比分别增长了320和738但同时,该报告认为,信用卡违约率增加,信用卡坏账风险加大:信用卡透支余额持续增长,其中逾期半年未偿总额大幅增加,所占比例上升,截至2011年底,信用卡透支余额为24千亿多元,同比增加了553半年未偿总额76亿多元,同比增张了12792011年18月,全国信用卡诈骗案件立案6362起,涉案金额约44亿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2倍和238倍。例如:北京市银行卡犯罪总量较往年上升显著。2011年111月,北京市受理银行卡犯罪案件562起,立案445起,破案270起,分别同比增长30、22、45共抓获涉卡犯罪嫌疑人193人,同比增长31抓获外国人1名(新加坡籍)。涉案金额达1200余万元,同比增长20
f其中,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案件96起,占总量的171以各种手段获取他人身份证明并冒名办理信用卡的案件231起,占总量的411捡拾他人遗忘的信用卡并冒用的案件216起,占总量的384使用伪造的信用卡进行消费和取现的案件16起,占总量的28其中1起为外籍人员作案;利用其他手段进行信用卡犯罪的案件3起,占总量的06其中利用特约商户身份使用申请的POS机刷伪卡套现的案件2起,银行IT外包公司技术人员窃取磁道信息制作伪卡套取现金案件1起。直接恶意透支表现在一些持卡人利用信用卡的消费信贷功能进行超越自己偿还能力的透支,在法定的还款期限内,逃避银行的追查,以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且恶意透支情节逐渐严重。因此,本文以结合真实案例、解决社会需求为重点,采用了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信用卡透支的法律问题展开了分析与探讨。一、信用卡恶意透支案例及危害(一)恶意透支案例戴某、吴某信用卡诈骗案:2010年9月,戴某借得一份汽车修配厂的营业执照副本,向某银行申请报装了一台POS机,私自安装在住宅内,以私人账户为资金结算账户。之后,戴某便利用该机为信用卡持卡人进行无实际交易的刷卡消费操作套取银行资金,从中收取消费额23的手续费。2011年4月,戴某了解到文具行业的刷卡手续费低于修理行业,便伪造了一份文具批发部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以同
f样的手段安装了另一台POS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