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朝阳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从全球范围看,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与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方兴未艾。面对这一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以及首都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定位,北京市朝阳区近年来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朝阳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现状
北京市朝阳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体现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务平台建设、民生服务以及企业发展等各个方面。
(一)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朝阳区深入落实《宽带北京行动计划》,完成铜缆网络光纤化改造任务,实现了4G网络五环内全覆盖,5G在重点
作者简介:戚道铎,男,现任北京市朝阳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朝阳区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民盟朝阳区委科技委员会主任委员、朝阳区政协委员。
区域试运行,建设覆盖全区的高性能低资费光纤网络,实现
f社区和家庭用户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百兆至千兆;基本实现高清数字电视网络接入能力全覆盖;实现全区43个街乡行政服务大厅无线局域网覆盖,实现所有街乡服务大厅通过专线组织成一张独立网络;逐步扩大图像监控专网、视频会议专网、无线应用专网在重点社区的覆盖率,实现视频远程办理。
(二)数字政务工作再上新台阶朝阳区政务云平台已经正式上线运行,已有9家单位的80余个业务系统在平台上稳定运行;完成了“朝阳移动政务安全加固平台”建设工作,实现并完成了对“一氧化碳”、“汛情监控”、“环境监测”、“朝阳人口”4款APP的安全接入加固;建设完成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实现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深度分析挖掘,并通过可视化技术直观地展示出朝阳区政务网络安全的整体态势;建设完成了“朝阳区数据存储管理平台”,实现关键数据备份;优化GIS平台,启动与北京市信息资源中心的地图进行对接,有效破解信息数据重复采集、重复建设难题;信用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升级,利用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科学评估计算各企业的整体“信用指数”。十三五以来,朝阳区已累计将33734户企业列入异常经营名录,有效预测、防范、化解了各类金融风险。(三)数字民生服务不断完善推进“互联网社区服务”,引入各类便民智能终端1800处,稳步推广便民服务缴费终端网络建设,提升各类终端r